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我国社会信用建设体系已经成为助推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2020年度中国企业综合信用指数显示,2020年度中国企业综合信用指数为84.79,比2019年度84.07提高了0.72,2020年度中国企业综合信用评价结果为AAA级。
江苏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近日公示了2019年度江苏省信用管理示范企业拟认定名单,南京金陵金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奥斯汀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26家企业榜上有名。近年来,江苏信用法规制度建设有序推进,信用信息共享水平显著提高,审批时间大幅度缩短,中小企业信用贷款规模明显增加……有力推动了企业诚信体系建设。
创新信用服务模式
去年12月3日,宿迁市政务服务中心交通窗口工作人员为前来办理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的顾建清开出了一张《行政许可容缺办理信用承诺书》。原来,在办理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时,顾建清提供的资料中缺少单位营业执照和法人身份证复印件。“当时挺沮丧的,觉得肯定办不成了。”顾建清说。没想到事情“峰回路转”,工作人员告诉他:“只要承诺在12月8日前将所缺材料补齐,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现在就能办好。”于是,顾建清作出保证承诺,并顺利领到了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
近年来,宿迁市政务服务中心交通窗口以诚信建设为抓手,坚持服务前移,全面推行“信用承诺+容缺办理”,对客户提交的资料中缺少非实质性资料的,在承诺后期补齐的情况下,为客户先行办理,这不仅极大地方便了客户,而且缩短了办理时限。疫情期间,宿迁市市场监管局窗口已通过“信用承诺+容缺受理”方式为18家企业46个隔离防护产品进行备案,帮助企业早日开工投产。截至目前,全市共办理“容缺受理”案例6043件。
高邮市税务局加强银税互动,与高邮金融办合力推进扬州金融政务服务平台,用纳税信用为小微企业“换来”真金白银。截至目前,高邮已有超过1750户A级、B级、M级纳税人在扬州金融政务服务平台注册。纳税信用评价为A级的纳税人,高邮税务局提供可单次领取3个月的增值税发票用量并适时按需调整、开放绿色通道等措施进行守信激励。
近年来,徐州市科技局积极推广“信易+”,统筹推进“苏科贷”和“徐知贷”工作。筛选出信用良好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进入“苏科贷”企业库,积极为在库企业办理信用贷款,2019年累计为398家企业提供科技金融服务,全市完成“苏科贷”项目156项,贷款额达4.6亿元,同比增长20.61%,增速创历年新高。创新推出“徐知贷”品牌,2017年以来,“徐知贷”共拓展合作金融机构7家,专利权质押贷款备案金额共计11.08亿元,累计服务企业143家,56家企业获奖补资金401.7527万元。
强化行业信用建设
近年来,常州市城管局积极推进园林绿化养护信用体系的建设与应用,目前全市共有140家绿化养护企业纳入养护信用系统。为加强常州市园林绿化养护企业信用管理,进一步推进绿化养护信用评价结果应用,1月4日,常州市城管局与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常州市园林绿化养护企业信用评价结果应用的通知》,《通知》明确了绿化养护信用分在招标采购中的分值确认、占比设定、计分方式等,并要求全市范围内凡使用财政资金进行绿化养护的项目,在招标或采购中应按照该文件要求应用绿化养护信用分。
为进一步规范南通市住宅装修行业行为,加强住宅装修行业自律管理,维护市场秩序,保证质量和安全,促进行业健康发展,2020年12月30日,南通市装饰装修安装行业协会和南通市物业管理协会联合出台了《南通市住宅装修企业信用评价实施办法(试行)》。
文件将装饰装修安装企业的信用评价等级分为A、AA、AAA三个等级,其中AAA为最高等级。信用评价实行年检制度,结果在行业内部和对外网站上均进行公示。
扬州市多措并举做好粮食经营者守法诚信评价工作,采取线上+线下宣传方式,通过微信群、QQ群、发放宣传资料等多种形式,宣传粮食流通行业守法诚信评价范围、评价内容、标准、方法、程序等,扩大守法诚信评价的影响力,引导更多的粮食经营者积极参与。全市135家粮食经营者通过信用等级评价,比上一年增加21家,其中78家评价为A级,比上年增加9家,43家评价为B级,比上年减少2家,新增C级企业14家。
事前事后监管并重为做好“六稳”、落实“六保”,发挥信用服务企业作用,近日,仪征信用办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信用体检送温暖”行动,帮助企业及时了解自身信用状况,及早修复失信信息。据了解,去年以来,仪征信用办主动服务企业,共对22个企业信用修复指导,解决企业在招标投标、银行贷款遇到的难题;为117家失信企业举办了由为期一天的信用修复企业法人培训班;组织各镇(园区)新型主体、农机大户160人开展农机农民职业技能及农机信用体系巩固培训班。
为贯彻落实省、市关于信用修复工作部署,助力企业更好发展,淮安市应急管理局积极作为,对全市纳入“黑名单”管理的企业进行梳理分析,挑选出积极履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并符合法定修复条件的企业,主动服务帮助开展信用修复工作。江苏某药业公司曾于2019年发生过安全事故,现已按要求整改到位,消除安全隐患,并健全和完善了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机制,已满足信用修复条件。淮安市县应急管理部门第一时间主动联系企业,并组织专业人员帮助其完善审核台账资料,开展现场复查,在满足信用修复条件后,及时通过省应急管理厅上报国家应急管理部,最终该企业被移出“黑名单”,以实际行动帮助企业消除事故影响,为企业发展按下“加速键”。